尋烏臍橙前幾年發展起來之后,全縣人民享受著臍橙業發展帶來的經濟好處。因此就有了一種聲音,尋烏的發展依賴農民們種的果樹,有了果樹之后,才有了其他行業的發展。筆者曾經也是持這樣的觀點,認為大家都在一棵樹上吊死了;但是仔細一想,反過來問了問自已,尋烏經濟產業單一嗎?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專門查詢分析了本縣財政統計數據,農業產值在本縣所占比例并不高,并不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尋烏縣經濟產業并不依賴果樹,經濟產業結構并不像人們口中說的那么單一。
尋烏縣201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1744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27%。其中,種植業產值202745萬元,增長6.11%;林業產值8866萬元,下降6.26%;牧業產值89883萬元,增長16.01%;漁業產值14572萬元,增長3.52%;農林牧漁服務業1400萬元,增長9.17%。在種植業中,果業產值145722萬元,增長13.85%。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6.91萬畝,比上年減少1.28萬畝,其中,稻谷種植面積29.7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4.57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07308噸,增長0.50%;油料產量2118噸、蔬菜52967噸、西瓜6787噸,分別增長17.29%、4.44%和0.33%。年末果園面積45.26萬畝,增加0.31萬畝,增長0.69%;水果總產量為56.38萬噸,增長14.92%;其中,臍橙36.05萬噸,增長22.16%,柚子0.01萬噸,與上年持平。(數據來源《尋烏縣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果業產值145722萬元,占2013年全縣農業總產值的46%,占比不到50%,其他農業產值占比起過果業,因此充其量果業只不過是走在其他農業的前面,僅此而已。果業產值占2013年總產值32.61%,并不構成絕對單一,因此尋烏經濟產業單一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這時有的人又會問啊,農民有了果樹收入,才有錢去買房建房,搞投資,經濟才會活。持這種觀點的人不要忘記了尋烏的一個根本事實,就是尋烏總人口才20多萬,房地產需求市場非常有限,再加上一些人跑到梅州等地購房置業,一些人自行建房等等。從長遠來看,房地產行業對尋烏的影響不大。
再來分析果業對政府財政收入的影響,因農業稅早已不再征收,直接影響沒有。間接影響果業加工工業稅收,占比極低,不構成影響,收購出售水果進銷差價不大,能形成少部份增值稅(大部份上交中央國庫)。物流業,很多貨運公司并不是在本地設立,納稅地點不在本縣,因此影響有限。
尋烏縣經濟產業單一的說法,分析清楚之后,筆者認為這種說法論證不足,結論不成立。但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天天掛在嘴邊,產業單一。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誰在依賴果樹?到底是誰家的產業單一?是利益受損之后的托辭?還是為自已的失敗找到了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