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三畢業放暑假就開始跟河邊釣魚的老人學習釣魚技巧,至今已有十五年的釣齡,春、夏、秋、冬,庫、湖、河、坑,有水的地方就想甩兩竿,迷的很。經過長時間的摸索,釣友們的交流以及專業老師的指導,積累了一些釣魚經驗,希望能對初學釣魚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首先講一下影響釣魚最為重要的三個因素:天、地、人。
所謂天,指的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晴天、霧天、雨天、風天還是桑拿天等。季節的不同,釣點、釣法、釣餌都有所不同。天氣的好壞對上魚的情況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下面列出釣友總結的幾句口訣,很容易理解,大家一定要記牢。
★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
★春釣雨霧,夏釣草,秋釣黃昏,冬釣草。
★雨天魚靠邊,釣魚應釣邊。
★魚兒頂浪游,要釣風浪頭。
★電閃雷鳴,十釣九空。
★夏秋夜霧濃,岸邊無釣翁。
★寧鈞日落后,不釣雷雨前。
★春釣東南風,秋釣西北風。
陰天或天氣悶熱是絕對不好上魚的,但還要考慮到水的因素,活水、深水相對靜水、淺水魚獲會不一樣。雨天還可以,晴天最好。
1、春釣最佳時間。春天垂釣要從早春、仲春、暮春三個不同時期來選擇最佳釣魚時間。早春3月,早、晚的氣溫還比較低,出征時間不宜過早,一般上午8點以后下釣為宜。因8點之前,水溫較低,魚兒游動范圍小,不易上鉤。仲春4月,春暖花開,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無論什么天氣都可以出釣,尤以陰天為佳。在早上6點到10點這段時間內,由于氣溫還比較低,應朝陽而釣。10點以后,水溫升高,此時宜在陰涼處下鉤。在這段時間內,有幾天魚兒忙于交尾產卵,不貪吃不易上鉤。但產卵后,魚兒特別貪吃,上鉤率極高。即"大麥黃,釣魚忙"之時,正是春分前后,魚兒產卵后需大量食物補充營養,所以極易垂釣。暮春5月上旬,仍是釣魚的好時光,陰雨天更適合下鉤。而且一日中釣魚時間長,從早上一直可以釣到傍晚。
2、夏釣最佳時間。夏天垂釣,要以初夏、盛夏來選擇釣魚的最佳時間。初夏是釣魚的好季節。此時最高氣溫在26℃-28℃,最低氣溫在16℃-18℃,是魚兒較愛覓食的時候。但中午水溫較高,魚兒多游至深水或自然陰涼處乘涼,而早、晚氣候卻涼爽宜人,魚兒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故宜早、晚釣。進入暑伏的盛夏季節,天氣炎熱,釣魚最佳時間和其他季節顯然不同。春秋釣魚的最好時光,都在早晨或上午,而盛夏釣魚的最佳時間卻在下午3點至傍晚8點之間。盛夏的早晨雖可釣魚,但時間太短。上午至下午5點之間,很難釣到鯽魚,但這段時間卻是釣鯉魚的好時間。根據鯉魚的生活習性,氣溫越熱越好釣,特別是在自然遮蔭處垂釣,往往收獲量大。
3、秋釣最佳時間。金秋時節,正是釣魚的好時光。初秋9月,早、晚氣候涼爽,釣魚最佳時間為上午6點到9點,9點以后水溫升高魚兒游至陰涼處。水深1.5米左右,應在陰涼處下鉤。中秋10月,氣候宜人,溫度適中,一天之中均可垂釣。上午6點到11點以朝陽釣為好。11點至下午6點,到陰涼處下鉤更佳。深秋11月,仍是釣魚的好時光,早上7點至下午5點均可下鉤。上鉤的魚以鯽魚為多,其次是鯉魚、草魚。
4、冬釣最佳時間。冬日,11月中旬到12月份,為初冬季節,時有寒氣襲人,天氣變化很大,應選擇風和日麗的天氣出釣,特別是晴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在朝陽處下鉤,也能取得較好收獲。寒冬臘月,水溫較低,魚兒多在深水處避寒。因此,冬釣必須選擇深水草邊下鉤,一般只能釣到鯽魚,鯉魚和草魚很難釣到。
所謂地,指的是水庫、湖泊、河流還是魚坑等,不同的環境選擇釣點的方法也不同。下面列出釣友總結的幾句口訣,很容易理解,大家一定要記牢。
★要把魚兒釣,地勢很重要,三分是釣技,七分把地找。
★急流釣緩流,緩流釣急流,淺水釣深潭、深潭釣淺灘。
★天熱釣沱,天冷釣邊,不冷不熱釣中間。
★釣魚不靠草,多半是白跑。
★漲水釣河口,落水釣深潭。
★方釣角,長釣腰,進水口處要下桿。
★早晚釣近,中午釣遠,陰雨黑夜釣邊邊。
★草多釣窟窿,草少要緊靠。
★釣魚怕圍觀,釣位避路旁。
★寬溝釣窄溝,窄溝釣寬溝。
★深淺釣交界,落差釣坡下。
★釣魚釣上蝦(泥鰍),乘早搬個家。
所謂人,指的是所選的設備、和的餌、釣技以及您的耐性等。
所選設備包括魚竿、魚線、浮漂、鉛墜、魚鉤,魚餌包括素餌、葷餌、活餌等,下面列出釣友總結的幾句口訣,很容易理解,大家一定要記牢。
★秋香冬甜,春葷夏素。
★人怕鬧,魚把噪,安安靜靜把魚釣。
★下竿輕盈盈,魚兒上鉤勤。
下面講一下釣具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漁竿
漁竿是釣具的主體部分,漁線、漁鉤、鉛墜、浮漂等,都是與漁竿相配套而聯結為一體的。近年來,傳統的竹、葦竿或竹葦混合制成的漁竿已基本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現代化漁竿,如玻璃鋼竿、碳素竿及玻璃纖維與碳素纖維混合制造的漁竿等。這些漁竿的特點是重量輕,彈性好,韌性大,耐彎曲,抗水性強,不怕蟲蛀,操作靈便,外形玲瓏美觀,深受釣者喜愛。
漁竿有手竿、海竿、手海兩用竿三種。6米以上的為長竿;2.5米以下的為短竿;介于二者之間的為中長竿。長竿可遠投,有利于放長線釣大魚。短竿操作靈活,攜帶輕便,是釣近水或養魚塘的適用漁具,尤其適合老年釣友選用。中長竿兼有長、短竿的特點,施釣范圍廣,老、中、青年釣友都適用。我最常使用的是3米6或4米5的釣竿,長短適中。比如說要釣體型較大的鯉魚,我會選用4米5的釣竿,因為溜魚時懈力要比3米6的好些。非要使用3米6手竿釣大體型魚類時,應綁上失手繩,必要時利用失手繩溜魚,避免中魚后魚的第一次沖擊把竿折斷。而且切記,千萬不要與魚拔河。中魚時應抖手腕1秒后再抬小臂,目的是讓魚鉤刺深后,再將魚竿抬起45至60度角開始溜魚,溜魚時要做到魚動我不動,魚不動我動。
漁竿按軟硬韌性分類,一般分軟竿、硬竿、極硬竿和超硬竿,是根據釣竿受力后彎曲的幅度而劃分。受力后釣竿彎曲幅度大者為軟竿,小者為硬竿。根據魚竿的韌性還可分為二八竿、三七竿、四六竿和五五竿。現在時尚的休閑釣一般都選用軟竿,可以讓您充分享受溜魚的樂趣。
按對象魚分類,漁竿也可分為鯽魚竿、鯉魚竿和超硬戰斗竿。
在選購漁竿時,要注意把好三關:一是外觀完好無硬傷,無劃痕、凹坑或變形;二是結構嚴緊配件齊全,尤其是抽拉式、插接式等多節竿,凡銜接部位松動、易脫節并存有潛在裂縫的不能要;三是總體強度和韌性符合要求,不堅挺柔韌、不耐彎曲或有其他折竿征兆的均不能要。平常垂釣,我比較喜歡玩手竿,找的就是那種上大魚時與魚兒斗智斗勇的快感。
二、架竿
不用架竿?那你一直舉著釣一天魚還不累出個好歹呀~
三、漁線
漁線的粗細、拉力的大小、透明程度以及染色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上鉤率。將線揉成團,用雙手擠壓,松開后看其能否在瞬間自動復原,很快復原無褶痕的,說明該線柔韌性好。同時,還要觀察有無硬傷、松勁現象。從竿尖到鉛皮座的一段叫做主線(或母線),鉛皮座以下的叫做子線(或支線)。根據所釣魚兒的大小,選擇線的粗細。粗線不宜斷線跑魚,但靈敏度低,細線靈敏度高,但碰上大魚就無可奈何了。子線應比母線略細,防止主線被拉斷而失去了你心愛的浮漂。
四、漁鉤
漁鉤從長短來分可分長柄構和短柄鉤。從其形狀可分圓形、袖形和角形三種。按鉤的大小可分二分、三分、四分等等。垂釣者依據不同的釣場、垂釣方法和所釣魚類及魚的大小選擇不同種類的魚鉤。漁鉤的基本要求就是鉤尖鋒利,刺魚有力,鉤條堅韌富有彈性,鉤帽適宜拴鉤,鉤彎適度,倒刺與鉤體角度應在25°~30°之間。根據所釣魚兒的種類及大小,選擇相應釣鉤的種類及大小。
五、鉛墜
鉛墜的作用主要是憑借釣者的投擲力量帶動餌鉤遠投,并在浮漂的作用下將其固定在欲釣水域的某個水深層次。
六、八字環
八字環的主要作用是連接主線與子線,防止主線與子線纏繞。我很少使用八字環,因為感覺容易跑魚,我一般通過卸力環連接主線和子線。
七、太空豆
太空豆是一種中間帶孔具有強力彈性的橡膠粒,利用其彈性和澀性既能起到限制插標座及鉛皮座的移動,又能起到改變插標座及鉛皮座位置的作用。太空豆根據漁線的粗細,也分不同的型號。
八、漁漂
漁漂是釣者的耳目。不同魚種咬鉤,漁漂就有不同的動態反應,從而為釣者采取相應措施提供了信息。同時,借漂的浮力,可探明水深、水底地貌概況,又是選擇釣位的助手。主要品種有直漂、圓漂、蜈蚣漂和熒光漂等。可根據自己視力強弱、漁竿長度、近釣與遠釣特點等加以選擇。
下面講一下如何調漂:
1、正常情況下的調漂
我對浮漂的調整通常是調四目釣二目。調整浮漂,分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將浮漂座拉至鉛片座,然后,在空鉤的狀態下,在鉛皮座上增加或減少鉛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個小格)。在開始調整時,要在鉛片座上多卷些鉛片。投入釣點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說明鉛片過重,可用剪刀把鉛片剪去一點再試,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鉤墜的位置懸在水中,就算符合標準了(露出水面的目數越多,代表調的越靈。)。
第二步,在調好四目的基礎上,兩只鉤子都掛上餌,投到釣點,當浮漂只露出水面二目時即可開始垂釣了。(露出水面的目數越多,代表釣的越鈍。)
魚若吸餌,則浮漂的標示竿全部沉沒于水中。對于高質量的浮漂,如果魚餌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則浮漂會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魚餌已全部溶于水中,則浮漂應是四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時餌已溶化,變成空鉤浮懸于半水,就應及時換餌了。
剛才講解了調和釣的目數,不知大家明白與否。調漂可分為:調靈釣靈、調鈍釣鈍、調靈釣鈍、調鈍釣靈四種情況。從理論上講,這四種調法是存在的,但從實際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討,有的調法沒有實際應用的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1)調靈釣靈:增加調的目數,減少釣的目數。例如,調五目釣一目,這樣,浮漂反應就靈一些。
(2)調鈍釣鈍:減少調的目數,增加釣的目數。例如,調三目釣三目,這樣,浮漂反應就會遲鈍一些。
(3)調靈釣鈍:增加調的目數,增加釣的目數。例如,調五目釣三目,一個靈,一個鈍,數量相同,相互抵消,與調四目釣二目比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點外,效果是一樣的。調四目釣二目改為調五目釣三目,簡直是多此一舉的無效勞動。其實為了取得這個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變鉛墜的重量,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拉一目,改為調四目釣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舍易取難。
(4)調鈍釣靈:與調靈釣鈍剛好相反,減少調的目數,減少釣的目數。例如,調三目釣一目。一個鈍,一個靈,效果相消,與調四目釣二目比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點外,效果是一樣的。這樣調在垂釣還沒有開始時是可以的,但從調四目釣二目改為調三目釣一目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總結: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越少,越遲鈍。釣的目數越多,越遲鈍;越少,越靈敏。
2、特殊情況下的調漂
實踐證明,正常情況下采用調四目釣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較好的,是最基本的調法。但是隨著魚情、水情、天氣等具體情況的變化,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調四目釣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調整。例如,氣壓低、水質不好、魚過飽或胃口不好、覓食行動緩慢輕微,往往魚餌被吃光了,浮漂可能還沒有明顯的反應,這就需要把浮漂調得更靈敏一點。
反之,如果天氣好、水情好、魚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魚多,搶著找吃的,而浮漂反應又很靈敏,甚至魚游動對水產生的沖擊都會使魚餌移動,魚還沒咬鉤,浮漂就有反應,以致起竿總釣不到魚,這就需要把浮漂調得遲鈍一點。
3、應用
許多人都喜歡在某處調好一套漂墜之后,換個水域或釣場還用這套調好的漂墜,但實際應用中,常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結果是"閉門造車",出而不能合轍。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在不同的池塘垂釣,水的清渾、酸堿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異,高靈敏度的漂墜匹配,對此是有所區別的。所以,調試浮漂,最好在垂釣的現場進行,才能保證調試精確無誤,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九、魚餌
餌料是釣魚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假如所選釣餌不適合魚的口味,即使釣位好,釣技超群,漁具先進,也無濟于事。口訣“★秋香冬甜,春葷夏素。”一定記牢。
對于春天釣魚,我常用蚯蚓和紅蟲垂釣。裝紅蟲時,首先用一盲管,即將2厘米長的塑料管的一端,用火燒后捏住封死,將6~8條紅蟲裝入盲管內,當它爬出1條就用紅線攔腰結扎,爬出2條就2條一塊扎,直到把管中的紅蟲全部扎好拴牢,再對折打結,把多余的紅線剪掉。在結扎時不要過度用力,以防扎斷。把紅蟲扎好后,將鉤從紅線中穿入,使鉤尖裸露出來。這項準備工作,最好在出釣前進行。裝鉤投入釣域2小時以上,紅蟲仍可保持不停地蠕動。用紅蚯蚓為釣餌時,最好在出釣前能喂點動物血,借以增加其色澤和腥味,從而提高上鉤率。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將蚯蚓裝鉤后,用香精水把它浸潤一下,再投入釣域,效果也很好。如果上魚的個體較大,則用整條粗蚯蚓裝鉤,或把粗蚯蚓剪成1.5~2厘米的段,用鉤橫穿蚯蚓。無論是成條蚯蚓還是剪成段的蚯蚓,也不論裝鉤形式如何,都應把鉤尖裸露出來,蚯蚓的蠕動能增加誘招力。
我的夏天自配窩料:紅糖、小米、大米、曲酒,泡三天以上使用效果最好。自配餌料:玉米面、白面、白糖、蜂蜜、熟白薯、豆粉混合攪拌后加入白酒蒸15分鐘,晾涼后掰碎了再用白酒團團,悶三天后即可使用,鯽鯉通殺。
同一個釣位,你今天頻頻上魚,魚獲甚豐,但隔天再釣,也許一天下來,不管你是換餌也好,換位也好……想盡一切辦法,可能浮漂還是一動不動,一魚難得,空護而歸。這樣魚獲迥異的現象往往令釣魚人疑惑不解。“肥水魚難釣”是釣魚人的共識,所謂的“肥水”就是水中含氧量比較低的水體,沒有補充的新水源,在這樣的肥水域中,在夏天日光長時間照射下,會嚴重影響魚類吃食,魚會因缺氧而浮頭,無心吃食。好比居住在平原一帶的人類,出差去趟高原,呼吸都是問題,哪里還顧得上吃飯。應對的辦法:1、選擇雨天出釣。因為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雨水的注入使水中溶氧增加,魚類覓食的***會增強。 2、 在缺氧的水域中垂釣我們可以采用釣浮,釣離底的技法。3、夜釣。4、選擇適合魚類對口的釣餌,味道清淡的釣餌要比濃烈的釣餌更受魚類的喜愛。5、試試投喂在該魚塘的原塘顆粒餌料。6、試試紅蟲、蚯蚓等活體餌料。
可能有人又要問了,老坑里難免會有很多小魚,食還沒到底就被搶光了,怎么辦?我的方法是:上大食上硬食或用顆粒垂釣。
記得有一年的9月底在上莊水庫旁的濕地魚坑垂釣,早六點到早六點半上了三條鯉魚,條條都得五斤多,上每條魚都溜了得3、4分鐘,結果從早六點半到晚六點一條沒上。總結:9月底的早晚氣溫比較低,老坑難免會沉積不少淤泥,靜了一宿的淤泥在我溜完三條魚便開始上漲,這時應漂下調食上小,避開淤泥層。但人往往是當局者迷,我反而將漂上調食加大,都漩進淤泥層了,還釣什么呀。一點痛苦經歷,多嘮叨了幾句,可別犯同樣的錯誤呦。
釣魚是一種娛樂項目,目的是休心養性,陶冶情操,一項鍛煉人耐力的體育項目。不能看著人家噌噌上,自己急得砰砰跳。真正的釣者,其最高境界是愿者上鉤、玩后放流,只追求一個過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