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遷移的終極目的總是向生存機會最大的地區流動。2,過去人們從鄉村遷移到城市的動因是鄉村醫療衛生條件差、教育水平低、勞動待遇低。3,中國人口80%集中在占全國陸地面積25%的500米高程以下的地區,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華北大平原、東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區,廣大高原、山地人口稀少。4,平原對農耕和交通活動有利,勞動強度小,基本建設投資較少,人們日常經營和生活的費用較省,有利于人的集聚;一般說來,地勢愈高、氣溫越低、生物資源越少,從而越是不利于人類的經濟活動和生活居住。5,理想的、較理想的職業大都在城市,這是迫使人們向城市遷移的很大原因。6,城市文化教育水平高,交通運輸、通迅及文化設施都比較好,文明程度高于農村。7,盡管教育投資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對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卻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8,民工流動壓力大時,除了暫時措施以外,如果增加農業投入,發展小城鎮,提高農副產品價格,阻止耕地銳減,就會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愿意留在農村或在附近城鎮發展,這就會較大地減少農民流入大中城市。——摘自人口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