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田間管理,合理間作。創造有利于臍橙生長發育,有利于天敵和有益微生物而不利病蟲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合理修剪,改善群體和個體通風透光條件,及時清除園內病蟲枝、枯枝、落葉、落果,減少病蟲源。抹芽控梢,統一放梢,降低病蟲基數,減少用藥次數。
二、科學合理選擇農藥種類。盡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和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藥物制劑。對癥用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及致癌、致畸、致突變等“三致”藥劑,最大限度減少和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數,控制環境污染,提倡人工治蟲,避免人工可防治時用藥劑防治及可點治、挑治時全園噴藥防治;注重噴藥質量,交替使用不同種類藥劑,用藥的種類不宜過多,每次最多兩道三種農藥混合噴灑,延緩病蟲抗藥性的發生,達到減少用藥量和年用藥次數的目的。
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預防措施。未成年人、哺乳期婦女、體弱多病者、有過敏史者及皮膚破損者都不要參加噴藥噴藥時要穿長袖衣褲、戴好口罩和帽子,作業時不吸煙、不吃食物、不用手抹汗,做到順風、隔行、早晚噴藥噴藥后要換洗衣服,皮膚污染時要及時清洗噴藥前要調整好噴霧器等工具,按規定嚴格掌握藥液濃度,注意避免污染水源、飼養場等地噴藥后要用肥皂水洗臉洗手后才能進食(噴敵百蟲后忌用肥皂水洗臉洗手,要用清水洗臉洗手); 用完的藥瓶不要隨地亂扔,以防污染環境,更不要讓兒童玩耍,沒有用完的農藥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孩子夠不著的地方,防止誤食噴藥用過的工具要洗凈,田頭插標記,3至5日內防止人畜進入,農作物噴藥后至少要經過一星期才能采食。
有機磷
農藥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昏、頭痛、大汗、乏力、嘔吐、全身發緊、胸悶、流口水、腹痛、腹瀉、大小便失禁甚至抽搐、昏迷等。有的果民誤以為是天熱中暑,休息一下就會好,結果耽誤了救治時間,所以,果農朋友應增強防護意識,了解農藥中毒的有關常識,發現有中毒癥狀,應立即送醫院檢查治療。
四、注意飲食衛生,減少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1、清水浸泡法:主要用于葉類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先用水清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蓋過蔬菜部分5厘米左右浸泡,浸泡時間不少于10分鐘,如此浸泡2-3次基本可以清除15%-60%的殘留農藥;2、堿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數有機磷殺蟲劑在堿性環境下,可迅速分解,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堿5-10克制成堿水,將經初步清洗的蔬菜瓜果放入堿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再用清水洗滌3次;3、加熱烹調法:對一些難以處理的蔬菜可以通過加熱去除部分殘留農藥,如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蔬菜清洗干凈,放入沸水中2-5分鐘撈出,在用清水清洗1-2遍即可;4、清洗去皮法:帶皮的蔬菜如黃瓜、茄子、西紅柿等,可以用銳器削去含有殘留農藥的外皮,只食用肉質部分,既可口又安全;5、淘米水清洗法:淘米水對于減少蔬菜瓜果上的殘留農藥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是因為米的表面含鉀,所以淘米水呈現弱酸性,而有些農藥在酸性物質中會失去一定的毒性,其方法是將蔬菜瓜果浸泡在頭一兩次的淘米水中,5-10分鐘后取出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
贛州市柑橘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
贛州市礦管局“三送”工作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