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陳慧明)各招商小分隊活躍在粵閩各大城市、“尋”字號產品漂洋過海、工業園區建設熱火朝天……今年以來,尋烏縣在產業、市場、環境等方面主動與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對接,傾力打造對接“橋頭堡”。1月至9月,該縣財政總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出口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4.8%、16.56%、53.39%。
尋烏縣地處贛粵閩三省交界處,對接區位優勢明顯。為更好地抓住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該縣圍繞稀土和果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機械機電、新能源等方面,創新招商方式,實行產業招商、項目招商,新組建5支由縣領導任隊長的產業招商小分隊,長年到珠三角、福建等地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項目。今年前8月,該縣實際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資金項目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個。與此同時,該縣引導企業由粗放式生產向精深加工方向轉變,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尋烏縣通過對外開拓市場,對內建好市場,積極為對接搭好“舞臺”。該縣已爭取到遠程出口核銷業務、全省出口退稅試點縣等,設立了外貿出口促進獎,對新增出口的企業進行獎勵,并要求服務單位全程代辦進出口企業的辦證、通關等相關手續,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創造有利條件,鼓勵企業做大出口總量。1月至8月,該縣出口總額432萬美元,增長45.47%。該縣著力拓寬國內市場,籌資5.2億元興建南方果品交易市場,落實“西果東送”政策,培育壯大物流龍頭企業,扶持發展數十家現代物流企業,以實現貨暢其流。同時,注重本地市場的建設,結合省市扶持示范鎮建設相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城鎮功能的完善,推動了省際貿易的蓬勃發展,僅南橋、留車、菖蒲3個鄉鎮的年交易額就達2億元。
為打造企業良好發展的平臺,該縣著力創建生態園區,推進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石排工業小區和黃坳民營創業園等工業園區建設,并以瑞尋高速建成通車、尋全高速開工建設為契機,加快交通網絡建設,完善至廣東、福建的出口通道建設,實施瑞尋高速連接線項目。在創優軟環境上,該縣全面推行“一站式”辦證和“一條龍”服務,開辟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對重大項目實行聯合審批,力促項目快速落地投產;定期召開客商座談會、涉企職能部門民主測評會,就業、供電、金融等部門聯動,為企業解決用工、用電、融資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