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2011年9月17日,沈陽社會各界紛紛來到“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參觀,牢記歷史,不忘國恥 中新社發(fā) 羅瀾 攝
昨天,北京三里屯,工作人員乘吊車正在將巨大的優(yōu)衣庫廣告牌用即時貼覆蓋。
“因店內設施設備進行檢修,我店于2012年9月17日至18日暫停營業(yè)。”昨日,到華堂商場購物的市民都吃了閉門羹。微博網友供圖
中新網9月18日電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81年前,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國東北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而81年后的今天,中日關系再次面臨嚴重考驗。
多地鳴笛紀念9.18事變所屬分類:
新聞 新功能
放大觀看今年本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執(zhí)意推行所謂“購買”釣魚島的行為,公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這也讓今年的“九一八”紀念日的意義更加凸顯。今天,中國多地將通過拉響防空警報等方式開展紀念活動,連日來,全球華人也通過各種方式抗議日本“購島”行徑。
釣魚島問題持續(xù)發(fā)酵 多地鳴警報紀念“九一八”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顧中國政府強烈反對,宣布“購買”釣魚島及部分附屬島嶼。從11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所謂的“購島”協(xié)議至今,中國政府和民眾對日的反制措施和抗議聲音已經持續(xù)了一周的時間。在這一背景下,今年的“九一八”紀念日也自然與日本“購買”釣魚島的鬧劇相聯(lián)系,而這或使中國民眾“勿忘國恥”的民族感情再次釋放。
在“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地遼寧沈陽,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井曉光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博物館將適時推出關于釣魚島史實的展覽,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釣魚島的歷史淵源。
井曉光表示,每年“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都接待參觀者近百萬人次,已經成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理應增加釣魚島史實展覽內容,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人們展示這段歷史,戳穿日本政府毫無道理的說辭。
而就沈陽的“九一八”紀念活動來說,在每年9月18日拉響防控警報,撞擊警世鐘,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祭奠歷史的一個慣例。
今年,沈陽市政府決定在9月18日9時18分舉行鳴警撞鐘活動,全市鳴響防空警報3分鐘;廣播電臺、電視臺插播“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畫面和警報聲音;在市區(qū)規(guī)定區(qū)域的9條路、18條街上,行駛的機動車輛一律停駛鳴笛。與鳴警同時,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的殘歷碑廣場,將撞擊警世鐘14響,寓意中國人民抗戰(zhàn)14年。
此外,繼9月15日中國第12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之后,包括蘭州、昆明、成都等城市亦選擇在“九一八”紀念日進行防空警報試鳴和演練,廣西、安徽、山西等省區(qū)還將進行全省范圍的的統(tǒng)一演練。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9月18日上午10時30分至10時45分,廣西全區(qū)范圍內將統(tǒng)一試鳴防空警報暨組織部分人員疏散隱蔽演練。在安徽,9月18日上午9時1 8分至1 1時期間,合肥、淮北、蕪湖、安慶等安徽16個國家人防重點城市和部分省人防重點城市,統(tǒng)一組織防空警報試鳴。在山西,山西省政府決定于9月18日上午10時整至10時15分,山西全省縣級以上城市進行防空警報統(tǒng)一試鳴。
日本首相官邸設情報室 監(jiān)視釣魚島海域中國船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日本時間18日6時50分左右(北京時間18日5時50分),一艘中國漁政船和幾艘中國漁船已駛入距離釣魚島約43公里的海域。
另據日本《朝日新聞》消息,日本時間18日6時50分左右(北京時間18日5時50分),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在距離中國釣魚島西北方約43公里水域內,發(fā)現(xiàn)有一艘中國漁政船在航行,周圍還有幾艘中國漁船。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正處于警戒狀態(tài)。
日媒稱兩名日本人今晨登上釣魚島【環(huán)球時報 記者 李珍】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8日報道稱,日本海上保安廳稱,18日早上9點半左右(北京時間18日早上8點半左右),有兩名日本人登上了釣魚島。
北京多家日資零售企業(yè)暫停營業(yè) 遮擋門面避險受近期中日關系緊張影響,松下、佳能等日本企業(yè)在中國的部分工廠計劃從本周一開始停工。華堂商場、優(yōu)衣庫、7-11等日資零售企業(yè)也在這兩天暫時停業(yè)。相關企業(yè)表示,此舉是為了保障員工的安全。
佳能在中國停工的3家工廠位于珠海、中山和蘇州,主要產品涉及照相機、激光打印機、傳真機等。據消息稱,佳能停工將在17日、18日持續(xù)兩天,涉及2.2萬員工,屬于“帶薪休假”。
“因店內設施設備進行檢修,我店于2012年9月17日至18日暫停營業(yè)。”昨日,到華堂商場購物的市民都吃了閉門羹。記者了解到,優(yōu)衣庫、7-11等日資零售企業(yè)也在這兩天暫時停業(yè)。此外,吉野家、味千拉面、將太無二等“疑似日企”也都緊急采取措施,強調并非“日本血統(tǒng)”。(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