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讀書自己也不知是怎么過來的。應該說中國的教育在毛澤東時代是最亂的。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什么文化大革命、打到劉少奇、打到林彪、批林批孔批鄧、反擊佑傾翻案風等等等等,一場又一場政治運動,最可笑的是小學生也參于其中,寫什么大字報,批判文章,還不是拿報紙來抄來抄去,懂個屁!除此之外還要參加什么勤工儉學,半工半讀,經常外出去勞動,為學校創收,農忙或冬修水利時下到生產隊參加義務勞動!學習成績到不管,不管學習成績怎樣,貧下中農子女統統上去,地主富農的子女最多也初中畢業。不過到最后地主富農的子女永遠都是地主富農,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不會差!也許是遺傳基因在作怪,他們的子女就是比較聰明。
當時家里有些茶葉山,做茶葉可是當時家里很主要的副業收入,一斤茶葉一個人白天摘晚上炒可要花整整一天到晚的時間!別看它當時只值四塊錢一斤,那可是當時我家的主要經濟支柱!還要擔心被人家當作資本主義尾巴給割掉。生在農村的孩子,禮拜天摘茶葉可是逃不了的事,那可是最無可奈何的事!別看它無需花力氣,那活無聊的很!但那時理解大人的辛苦,還是努力去干。不過到現在回想起那摘茶葉的滋味,還會情不自禁去搖頭。
初二畢業(當時初中是二年制)那年,正值打到“四人幫”,教育戰線開始撥亂反正,也就是那年起才真正意義上的開始讀書。當時的班主任很負責,在我的回憶中他算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算是教書的老師。記得在讀高中時寫過一篇作文《我最敬愛的老師》,就是描寫的他,(當時被老師當作示范作文貼在全校作文選欄中,很引以為驕傲的事!)也就是那年開始,升學才開始要通過考試,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很快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馬上進入狀態,整個復習階段算是全身投入。工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結果在初中升高中的升學考試中,成績名列前茅,順利地考入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