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世界的鋼琴詩人——肖邦,他的夜曲,以一種足以震撼我們心靈的感染力滲透著我們的靈魂,安靜祥和,將我們隔絕在忙碌與喧鬧的世界彼岸;而他的另一部巨作——《英雄波蘭舞曲》,一首充滿了戰斗力量和英雄氣概的波蘭舞曲,雄渾壯闊,士氣高漲,完全走向了靜謐的另一個極端,1842年,肖邦將它獻給了自己的祖國。
肖邦的英雄波蘭舞曲,有人認為它是作者用來描述十七世紀的一位波蘭民族英雄抵抗外敵入侵的光輝史詩。這部標志著肖邦音樂巔峰的鋼琴曲,以它最為宏偉壯大的氣勢,最為完美的結構,展現給我們戰場上波蘭戰士們的勇往直前,抗敵衛國,硝煙四起,黃沙漫天,卻無法掩飾他們的忠誠與執著。
英雄波蘭舞曲的主題根據內容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及其強壯的、有力的節奏,向我們娓娓道來著波蘭封建時代曾經的繁華,肖邦在這種幻境中癡迷著,狂熱的愛著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他的記憶并沒有遮蓋上硝塵,永遠的停在了那個令他驕傲的時代;而另一類則為相當憂郁的情緒,沉重壓抑著我們的內心,這是在沙皇俄國壓制之下,遭遇著苦難的波蘭發出的呻吟,低緩的,延續的。兩種情感完全不同的旋律交織在一起,時而奮起,時而低回,氣勢磅礴,一氣呵成,堪稱為一首波瀾壯闊的交響詩。
樂曲的構成為復三段體:降A大調組成的第一段,音量在不斷的加強,節奏不斷的變換,引領著無比輝煌的英雄主題徐徐進入,展現的是信心與力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更顯得淋漓盡致。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并沒有反差特別大的對比,從E大調起,經過各種轉調又回到了降A大調。這一段是肖邦用鋼琴為我們描繪出一段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答答的馬蹄聲漸行漸快,越來越多,響度也越來越大,好似一批又一批的戰士前赴后繼的奔向沙場,他們高舉著解放與自由的旗幟,為著國家的興亡和民族的榮辱而奮進。嘹亮的號角響徹寰宇,撼動天地,急促的旋律中我們可以聽出必勝的決心,前進,前進,再前進。正如我們預見的那樣,戰爭結束了,音樂有重新回到了降A大調,可以說它是第一段的再現,一如既往的雄壯宏大,此時的旋律也已經在勝利的凱歌,喜悅的呼號聲中走入了尾聲,重音落下,一曲終了。
感染我們的也許是戰場上的流血犧牲,也許是滲透我們靈魂的旋律,但更多的,是音樂中肖邦的一片愛國熱忱,至死不渝。學習音樂,理解音樂,無論是舒緩的《小夜曲》,還是鏗鏘有力的《命運》,都值得我們駐足,都值得我們聆聽,走進嘉德威音樂圣殿,打開屬于你的那扇音樂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