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波濤洶涌,幾千年的輪回,湮滅了金戈鐵馬,消逝了功名利祿,卻抹不去音樂作為藝術享受的存在。生命的忙碌從不曾停歇,偶爾的空閑之中,旋律從黑與白的世界里滑出,縈繞在指尖的是溫暖與和諧。
在暖暖的陽光下,慵懶的午后,靜靜的蜷縮在精致的三角鋼琴旁,輕輕的閉上眼睛,聆聽來自另一個靈魂的震撼。親愛的,歡迎你,走進嘉德威音樂圣殿。
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巴達捷芙斯卡這個名字,但千千萬萬的鋼琴癡迷者們都彈奏著一首共同的祈禱——《少女的祈禱》。是的,這支曲子正是這位波蘭女鋼琴家所作,年輕的生命易于消散,但她十二歲那年的杰作卻成了一曲不朽的贊歌。
《少女的祈禱》,這首舉世皆知的鋼琴小品,簡單而有力的節奏,單純的結構,淺顯淳樸的情感,親切近人的風格,帶著些許的傷感,但又異常的柔美,它逼真地表現了一個純潔少女的美好心愿。
樂曲采用了主題與變奏的曲式結構,降E大調,4/4拍子,速度適中的行板。它的簡單,使它成為了初學者的最愛,它的溫婉,成了感動我們心靈的源泉。由簡短音階下行接兩個琶音引子后,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調和輕捷的下行音調組成的溫婉而幽麗的祈禱主題。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這位少女,這位藝術大師的祈禱是什么,但波浪式的旋律線,柔和的回旋感,天真無邪又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徐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全曲八個小節在重復和變奏中回旋,委婉而又來自內心深處的真誠,讓我們感受著少女極其豐富的情愫。
沒有任何暗示告訴我們這個甜美的女孩如此激動與執著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簡單的和弦,如此的親切而溫暖,飽含熱情,這就是全曲的結尾。
生命的旅程中,祈禱使我們變得可愛而單純,是對生命的畏懼和對世界的感恩在我們的忙碌中牽引著我們,學會真誠、善良和美好。就像那個消逝的女孩一樣,時間在無法停留的過去,但旋律的永恒讓我們穿越了時空,在音樂的圣殿里領悟著人生的真諦。
音樂的歷程總是在生命的洗禮中得以升華,學會聆聽,學會感動,精致嘉德威,相伴你,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