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波濤洶涌,幾千年的輪回,湮滅了金戈鐵馬,消逝了功名利祿,卻抹不去音樂作為藝術享受的存在。生命的忙碌從不曾停歇,偶爾的空閑之中,旋律從黑與白的世界里滑出,縈繞在指尖的是溫暖與和諧。
在暖暖的陽光下,慵懶的午后,靜靜的蜷縮在精致的三角鋼琴旁,輕輕的閉上眼睛,聆聽來自另一個靈魂的震撼。親愛的,歡迎你,走進嘉德威音樂圣殿。
“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樣的。”貝多芬這樣描述這一享譽世界,家喻戶曉的鋼琴名曲,的確,月光奏鳴曲,這支從形式與情感上徹底扭轉了傳統奏鳴曲的杰作,它見證了一位天才的才華,重新評價著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它包含了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也潛移默化的改變著當時對于音樂的格式化。
幽靜的萊茵河畔,一支時斷時續的鋼琴曲,失去了眼睛卻依舊熱愛著音樂的女孩,昏暗的燭光下依舊忙碌著做皮鞋的男人,那個晚上,這支偉大的鋼琴曲應運而生。
月光奏鳴曲,全曲分為三個章節,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構成了整個第一樂章,它是充滿了幻想的,即興、柔和的抒情曲。舒緩的節奏就如同照射在鋼琴上的月光一般,靜謐的流淌,無聲無息,又似乎在訴說著彈奏者淡淡的、不愿泄漏的憂傷,為這不尋常的一夜。豐富的情感,柔情的冥想,悲傷的吟誦,和著那陰暗的預感,用和聲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聽者的眼前是如靜水般展現出的無邊的幻想,細致而沉靜,略帶些憂郁。
但這個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創作家,他的悲痛總會以另一種激越的形式出現,就在我們沉迷于那一種傷感的時候,貝多芬一改風格,以十分輕快的節奏引領我們走進了第二樂章,短小精悍而又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承前啟后”之章,使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在此銜接得如此和諧。
奏鳴曲式的第三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精巧的結構與美妙的鋼琴性效果和充實的音樂內容,急風暴雨般的旋律中,樂曲走入了尾聲。
音樂的歷程總是在生命的洗禮中得以升華,學會聆聽,學會感動,精致嘉德威,相伴你,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