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elina navel orange),林娜,又叫奈佛林娜臍橙。
1.品種來歷
林娜臍橙系華盛頓臍橙的早熟芽變而得的品種。原產于西班牙。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分別從美國、西班牙引入該品種。目前在江西(尋烏)、重慶、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廣西和浙江等省、直轄市、自治區有一定數量的栽培,以江西贛南栽培較多,比如贛州市尋烏縣。
2.品種特征特性
樹冠扁圓形,矮小緊湊,長勢比華盛頓臍橙弱,比羅伯遜臍橙強;枝梢短而壯,密生,發枝力較強;葉片橢圓形,葉色濃綠。果實橢圓形或長倒卵形,較大,單果重200~250克,果實頂部圓鈍,基部較窄,常有短小的溝紋;果實色澤橙紅、深橙,果皮較薄、光滑。肉質脆嫩、化渣,風味濃甜。可食率79%左右,果汁率49%~51%,可溶性固形物ll%~13%,糖含量8.5~9.5克/100毫升,酸含量o.5~0.7克/100毫升,果實較耐貯藏。
3.適應性及適栽區域
林娜臍橙的適應性及適栽區域同華盛頓臍橙。
4.主要物候期
林娜臍橙在熱量條件較好的江西贛南的主要物候期:春芽萌動,3月l~6日,春梢抽梢,3月8~29日,春梢自剪,4月9~11日;現蕾3月13~16日,盛花期,4月19日~5月1日;第一次生理落果,5月上、中旬,第二次生理落果,5月下旬~6月中旬;夏梢抽生,6月5~27日,夏梢自剪,7月15~20日,秋梢抽生,7月25日~8月15日;果實成熟,11月上中旬。
5.栽培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
林娜臍橙樹勢較羅伯遜臍橙強,枝葉茂盛,如不注意控制樹勢會導致花芽分化少或花期、幼果期大量落花落果而出現低產,甚至遲遲不投產,生產上宜采取相應的栽培措施。
(1)疏溝排水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園地,特別是土質為黏性黃壤的果園,因其蓄水保水性好,土壤濕度過大,不利花芽分化,采取挖通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壤干燥(適度)而促進花芽形成。具體做法,黃壤山地臍橙園秋季(9~lO月)在梯地內側至樹冠滴水線之間開一條相通的長溝,秋季施肥后,長溝留20~25厘米深不回填,達到秋冬晾根、夏季防積水的目的。
(2)斷、曬根秋季施肥時,對旺長樹在秋季施肥時,開30厘米深的環狀溝,切斷手指粗的側根2~3條,促進長須根,曬根10~20天后再回填。立冬前后扒開樹盤表土,露出主根、側根晾曬,冬至前覆土埋根,以防凍害(有凍產區)。
(3)扭枝、環割對長勢旺、少果的樹,可在秋冬對強旺主枝和枝組進行扭枝、環割。扭枝主要對手指粗的枝組,以扭松韌皮部、不斷枝、不垂枝為度,時間宜在10月份,扭枝數量一般占枝組的1/3。環割主要對主枝、副主枝,以不傷及木質部為度,于9~12月,每隔10~20天1次,連續2~3次,環割數量占主枝的30%~40%。
(4)控氮增磷鉀肥料管理中少施氮肥,不用速效性氮肥(如尿素),多施鉀肥、磷肥。春芽肥施過磷酸鈣、氯化鉀;壯果枝梢(秋梢)肥施花生枯(餅)、復合肥等;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0.2%硼砂,可與病蟲害防治、保花保果的農藥一起噴施。
(5)修剪、控梢因其長勢旺,在冬剪時疏刪重疊枝,對蔭蔽的樹實施“開天窗”,剪除1~2個影響樹冠通風透光的大枝組。春芽現蕾后抹除大部分營養性春梢,夏梢全部抹除,秋梢延遲至8月上旬促放,并疏除徒長枝、過密枝和細弱枝。
(6)保花保果謝花3/4時噴施GA350毫克/升+0.2磷酸二氫鉀+0.2%硼砂1次,隔15天再噴1次。謝花后7天用濃度200~400毫克/升的BA+濃度i00毫克/升的GA3涂果。其他栽培要點與羅伯遜臍橙相似,此略。